分娩的前兆有哪些?我们都知道宝宝快出生时会出现阵痛、破羊水等症状,那具体分娩前兆有哪些呢?
分娩征兆(即产兆)在孕期**3周内(37周以上)出现时,是正常且可预期的,但若在预产期的3周前出现,就应该小心检查并评估。不管如何,只要产兆出现,你就该尽快入院检查或待产。
1. 落红:当粉红或暗红色血丝混着黏液分泌物从阴道口流出来,就表示子宫颈口开始变薄,孕妇即将进入产程。要知道,子宫颈在打开之前,会变短、变软且变薄,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,子宫颈口的黏液栓塞会流出,色泽将从暗褐色逐渐变为鲜红色。当胎儿下降,子宫颈扩张并与胎膜分离,阴道会排出有鲜红色或褐色血丝的黏液分泌物,这就是所谓的落红。
落红与出血有何不同?
不同处在于出血流出来的是血红色的分泌物,甚至是鲜红的血,会像月经一样把棉垫或内裤沾湿,可能是产程进展较快或是出现胎盘提早剥离的现象,这时应该快速就医。
2. 破水:如果睡眠中忽然发现臀下一滩湿湿的东西,闻起来不像尿液的味道,而且移动位置时觉得阴道里面还会有水流出,那么就有可能是羊膜破裂,也就是俗话说的破水了。正常的羊水呈现透明清澈状,一个足月怀孕的妇女,子宫内会有将近500~1000毫升的羊水,大约是两杯珍珠奶茶的量。当发生破水时,你可能会觉得阴道有水在流出,或许是大量,也可能是少量,断断续续的。大部分破水之后在12小时之内,孕妇就会开始阵痛,不过也有15%的产妇会在阵痛前破水。由于破水会增加感染或脐带脱垂的机会,因此无论何时发生破水,一旦有破水的感觉,就应马上住院待产,并且密切监测胎儿健康状况与产程进展是否顺利。
3. 阵痛:一般而言,足月初产妇要每3~4分钟阵痛1次(或频率更高),才会有明显的产程进展,所以*初的几个小时不妨在家里等待。但是如果觉得胎动减少或是收缩变强、出血量增加,就应立刻就医。至于生过1胎以上的经产妇,从开始有感觉到有子宫收缩增强到每5分钟阵痛1次(或频率更高),就可以考虑前往医院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第2胎产程进展远比头胎来得快,所以时间掌握务必留意,以免意外在家生产或生在半路上。子宫收缩一开始可能会温和而不规则,但是一旦进入产程, 宫缩就会变得更强且持续愈久(1次宫缩约60秒钟),**每隔3~5分钟就会有1次宫缩。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收缩是从下背开始,然后传到鼠蹊部的周围。有人觉得像是月经来潮时的绞痛;有人则觉得在接近子宫颈的地方,有被拉扯的感觉;还有人觉得肚皮紧绷,同时好像有一把钳子夹住下背及下腹部位置。当开始有宫缩出现时,你可以计算收缩的时间与间隔。
对初产妇而言,大多数的医护人员都会告诉你,当收缩频率每隔5分钟1次,每次持续约1分钟时,就必须到医院准备待产。太早入院待产,有时会造成产妇过度焦虑,误以为产程过长生不出来,从而增加剖腹产的机会。